|
|
昨日,河北钢铁(000709,股吧)集团下调11月建筑钢材的价格,出厂价每吨普遍下调100元-180元。上周,宝钢、武钢和鞍钢(000898,股吧)等大型钢铁企业相继出台的11月份价格政策也总体以平稳为主,国内钢材市场表现较为平淡。从产量来看,受限于“节能减排”等要求,不少钢厂进行局部减产和检修,9月中国钢铁产量甚至出现下降,且这种状态有望在四季度持续。而受益于流动性泛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,拥有铁矿石的钢铁股明显更受宠。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(601398,股吧)业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.7%;生铁、粗钢的产量虽然同比增长了10%以上,不过环比都出现6%左右的下跌;黑色金属矿采选、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3069亿元,同比仅增长了4.2%。就利润来看,由于去年同期钢铁业的利润基数较低,今年同期上涨的幅度较大。 WIND资讯显示,截至昨日有8家钢铁上市公司发布了三季报,除了广钢股份(600894,股吧)一家净利润同比下滑外,其余的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,西宁特钢(600117,股吧)的净利增幅高达644%,公司在财报中称,公司及子公司的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规模同比都有大幅的提高,使盈利能力增强。同时,柳钢股份(601003,股吧)、莱钢股份(600102,股吧)、凌钢股份(600231,股吧)以及济南钢铁(600022,股吧)的同比增幅也都在100%以上,其中凌钢股份的每股收益最高,达0.57元。且从机构持股的情况来看,抚顺特钢(600399,股吧)、西宁特钢以及柳钢股份都获得机构的增持,尤其是柳钢股份,获得“华夏系”基金的青睐。 资本市场上,10月以来,钢铁股总体上不温不火,其中西宁特钢、方大炭素(600516,股吧)、酒钢宏兴(600307,股吧)、凌钢股份、大冶特钢(000708,股吧)、本钢板材(000761,股吧)以及新兴铸管(000778,股吧)等个股明显上涨,累计涨幅都在20%以上,相比有色金属、煤炭股表现逊色,但已有走出调整的迹象。光大证券(601788,股吧)日前发布研究报告认为,泛滥的流动性有望推升铁矿石的市场价格,当前现货协议价差将推升协议价在明年一季度上涨10%,形成中期矿石板块的催化剂;需求方面,由于“限电”减产的原因,下游需求相对旺盛;另外,此轮大宗商品的上涨中,铁矿石的涨幅最小,存在补涨的需求。由此,可以关注那些铁矿石自给率比较高的钢铁股,如创兴置业(600193,股吧)、金岭矿业(000655,股吧)以及凌钢股份等。不过,铁矿石一旦涨价,对于原料无法自给的钢铁企业来说,并不是件好事。 |
|